首页 » 四季养生 >

普法认知:揭秘叶永烈为何能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

2021-09-07 15:48:14来源:

普法认知:揭秘叶永烈为何能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著名作家叶永烈于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长海医院去世,享年80岁。今天我们跟随他生前的访谈录一起怀念那个为我们回答《十万个为什么》的人。

揭秘叶永烈为何能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

叶永烈简介

著名作家,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开始发表诗作,1959年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撰写者,次年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手稿尘封17年之后,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一出版就印了300万册,产生了广泛影响,1980年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79年3月,叶永烈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1981年,叶永烈执导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1984年,叶永烈出版《小灵通再游未来》,之后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1984年之后叶永烈成为专业作家,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人物传记为多,包括《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邓小平改变中国》、《胡乔木传》、《江青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张春桥传》、《陈伯达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等等,还出版了一系列游记《真实的朝鲜》、《美国自由行》、《欧洲自由行》、《今天的越南》、《我的台湾之旅》、《星条旗下的生活》、《澳大利亚自由行》、《叶永烈海外游记》等等。迄今为止,叶永烈出版的各类著作达数百部,获得了大量奖项。1989年他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4年受聘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两个亿”

李英: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有一套家喻户晓的科普图书,那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的名字是与叶永烈老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叶老师是唯一一位从第一版到第六版都参与其中的作家。叶老师,听说您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才20岁,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参与创作的呢?

叶永烈: 写《十万个为什么》是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机会也是非常巧。1959年我19岁,写了一本书《碳的一家》,是一个科学小品集。当时我看少年儿童出版社出过类似的书,我就把书稿给寄过去了,当时我不认识任何人。大概半年多,这本书就顺利出版了。编辑曹燕芳,是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在当时的编辑中算高学历了。少年儿童出版社数理化方面的书都是她在编。当时她在编《十万个为什么》,第一册是物理分册,她当时找了一批写科普小品的作家,顺利地完成了。化学分册她是找了上海师范学校的7位化学老师写,写了整整一年,当时已经写好了,但是像教科书一样。编辑部很不满意。正好我投稿,而我又是学化学的,我一投稿,她觉得不错,就给我寄来了5个为什么,让我试写,试写之后非常满意,就把化学分册170多个统统寄过来了。我就统统写了一遍。最后176个题目,用了我163个。后来的其他分册也找我,我来者不拒,又写了一大批。《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900多个问题,我一个人写了300多个,是第一版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作者。第一版最初并不被看好,物理分册才印了5000册。但是由于其本身的魅力,这套书很快就非常轰动,第一版一共印了550万册。当时很多报纸纷纷开始选载。遍地开花。1962年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称《十万个为什么》大受欢迎。从此火起来了。周总理在自己车上也放了一套。胡志明主席书房里也有。正是由于写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的约稿从此应接不暇,我从此就更有信心进行科普创作了。

李英: 请问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特点是什么?发行情况怎么样?

叶永烈: 第六版的最大特点是院士挂帅,邀请了好多院士参加。彩色插图好多都是从国外专业图库中买过来的,质量是最好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第六版目前发行情况不错,精装本是先推出来的,980元一套,可能是贵了一点。后面又推出了平装本,680元一套,还有校园本100元一套,总体来看,虽然不能和以前的比,发行量100万册是没问题的。

李英: 好多人都听说过小灵通,知道是一个手机品牌,却不知道来自于您的小说。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小灵通漫游未来》的?

叶永烈: 写完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我就想写个长篇了。当时我还病了,越是饥饿,越是产生幻想。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我写完信心满满给少年儿童出版社寄去,但遭到退稿,雪藏了17年,到1978年才出版,一出来就火了。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斗和抄家,当时手稿是放在一个破纸箱里,放在岳母床底下,才得以保存。1996年的时候手机公司给我打电话,PAS是他们的手机牌子,想取个国内的名字,有人提议小灵通,又小又灵又通。开始并不顺利,后来火了,52家公司都用这个名字。手机特点是漫游,我的书写的是漫游。小灵通1961年就写到了手机,写到小伙子拿出一个小方盒子,里面是爷爷的图像,说要去吃饭去了,也就是可视手机。还写小伙子坐公共汽车,里面有个方盒子,可以看连环画,也就是现在的IPAD。小灵通的广告上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名字取自叶永烈的小说。去年小灵通印了18次。后来中央电视台拍小灵通电视系列片,拍了48集,就叫小灵通。81年的时候打算拍电影,编剧是梁晓声,他当时初出茅庐,导演是谢添。当时电影技术条件不行,钱也不够,飘行车拍不出来。如果有人投资,拍成大片,我也很愿意重出茅庐。

十万个为什么不断再版,到现在发行量已经超过一个亿,而小灵通的手机用户也达到了一个亿,所以有人说我20岁和21岁各赚了一个亿。至今,《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而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用户也将近一亿,这两个『亿』是叶永烈丰富的精神财富。前几版加起来都上亿了。应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书了。

科幻创作谈

李英: 1981年您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个小说,叫《腐蚀》。听说您这部书的创作灵感是来自搜寻科学家彭加木的活动?

叶永烈:当时他在罗布泊失踪,我去现场采访。后来我写了一个长篇,就叫《搜寻彭加木》。当时进入现场的,只有一个新华社记者,还有一个就是我。当时罗布泊是核基地。国防禁区。国防科委管这个事情。钱学森的传记是我写的,70万字。早就出来了,在他去世的第10天就出来了。是他儿子约我写的。《腐蚀》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反腐。当时还是很先进的。里面的方爽有彭加木的原型。体现了他那种献身的精神。当时我从回来之后,正好人民文学小说组的组长王扶来上海约稿,跟我谈,我当时构思已经有了,他问我能不能给人民文学写一个科幻小说,他特别强调是科幻小说,我当时把故事讲给他听,他说很好,我就回去花了两天写完,写了两万多字。骑着自行车去给他看,他提出了一些意见,我改了一下午,他拿走就发在11期上。刚发没几天,韩素音来北京,看到了这小说,非常喜欢,约我见面。她是医生出身,对微生物很感兴趣,她谈了自己的看法。当时每年都要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那年腐蚀也成为候选,后来差了几票,是因为发在11期,因为刚刊登,影响还不是很大。如果这个获了奖,我可能就后来不会去写报告文学了。我在《收获》、《上海文学》上也发了不少纯文学。

李英: 据我所知,《腐蚀》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在主流文学界也受到了很大的认可,那您觉得科幻小说与纯文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距离有多远?

叶永烈:我认为,科幻小说,首先是小说。现在的很多作品是科学幻想故事,仅仅是讲了一个故事,而不是小说。小说首先要刻画人物,要有很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否成功,就在于你刻画的人物形象成功不成功。应该说,科幻小说要具有小说的特色,语言要富有文采,结构应该非常流畅,非常完美,尤其对景物的描写,对人物肖像的描写都应该具备小说的特点。科幻小说首先是小说,能否进入纯文学界,就在于这里。抛开这些科学内容之外,它应该就是一篇很好的小说。可惜现在能够达到小说这种水平的不多。当时我们很努力地要打进纯文学刊物,比如我的《并蒂莲》是在《小说界》上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当时的纯文学小说杂志上发的。科幻小说并未受到主流文学界的排挤,而是本身就应该是主流文学作品。如果人物形象很苍白,或者故事很差劲,或者你的文字谈不上有什么文采,那人家当然不睬你。科幻小说的作者,首先要具有小说家的素质。我觉得他们没有排斥科幻小说这种观念。王扶当时是人民文学小说组组长,他来上海,约我就是让我写科幻小说。

李英: 但是现在大家一提到科幻小说,总感觉有一些庸俗化和商业化的趋势,这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美国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涌入吗?

叶永烈:美国搞得很成功,他们的很多科幻小说都是拍成大片。他借助电影的平台,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在美国住在童恩正家里,他让我去看夜场,他带我去电影院看侏罗纪公园,我第一次看科幻大片,我非常佩服。他说中国就缺少这样的电影,这样的导演。后来在中国播出以后,有好几篇评论都提到,这个侏罗纪公园意义就来自叶永烈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早就多少年前就写了,但是中国就没有这个土壤。我上个月在硅谷住了一个多月,我就发现很火的特斯拉汽车,搞这个汽车的马斯克是南非人,他如果是在南非,我看他就搞不成。他从南非到加拿大留学,然后到美国斯坦福留学,然后硕士辍学,搞自己的事情去了。正因为在硅谷,才搞成特斯拉。要有个环境。我一月份在南非,我二月份在美国。我看在南非这个状态根本就不行。平台很要紧。电影也是如此。

李英: 我想问一下,您觉得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如何把握?

叶永烈:其实对科学性有种误解。一类是硬科幻,一类是软科幻。对硬科幻你可以要求它符合科学原理,其实软科幻是借助某种幻想的平台来展现他的文学诉求。你想,威尔斯最著名的《隐身人》说人吃了药片就变成透明的,还讲了一些光的折射等等,作者也知道这是骗人的,他只是借助这件事情,也就是,人一旦隐身,他的灵魂会指使人去做哪些事情。关键是在这个地方。我非常喜欢软科幻这类小说。但是这种小说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说科幻小说是科学普及的一种,是科学普及的工具,用工具论来衡量,当然是会受到批判的。其实那些人根本就不懂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灵魂,它最精彩的就是软科幻小说。当然,硬科幻小说我也不反对,小灵通漫游未来就是硬科幻小说,《南方周末》曾经用整整一版来考证1961年写的小灵通里面的幻想,下面是某某人在哪天实现了这个,还配了照片。甚至转基因食品也被挂上去了。因为里面写到向日葵像树一样高,西瓜像桌子那么大等等。其实我更喜欢软科幻小说,因为软科幻小说更靠近文学,它里面也讲一些科学的原理和道理,可以说是一种科学的幌子。像威尔斯是新闻记者出身,他根本不是科学家。他就是借助这个事情来展现他对社会现实的一些看法。我很喜欢这样的作品。过去中国人受苏联那种科学幻想的观念影响太大,一些领导受苏联的影响根深蒂固,用苏联的标准来衡量。体制问题。《黑影》是一部很好的文学性科幻小说,在我的作品中是很成功的。一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可读性。它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种批判,内涵是非常深刻的。思想构思和腐蚀一样,属于软科幻。后来金涛在1999年主持十二世纪中国优秀科幻小说丛书时把这个小说收进去了,是对这个小说的平反。人民日报在2000年出文集的时候也给收进去了。

李英: 您的科幻作品有很强的预见性,比如小灵通,比如演出没有推迟,里面提到普通的病毒后来变种,跟后来非典症状完全一样,打喷嚏,戴口罩。当时如此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后来的非典情况。您好像也写了爱之病,应该是国内最早的涉及到艾滋病的科幻小说吧?

叶永烈:当时是韩素音跟我说,我建议你写两个,一个呢是星球大战,一个是艾滋病。她说艾滋病是“爱资病”。她说自己是医生,对此很感兴趣。,我后来觉得星球大战中国人写不合适,我就选了后者。当时艾滋病还没有闯入中国,中国还没有一个艾滋病人。我写了中国怎么发现的,怎么治,怎么在沙漠里建立研究所,最后用中草药治好了。美国派女间谍来窃取秘方,间谍被抓住了,中国政府说我把所有配方都无偿公布,因为我们研究艾滋病是为了造福人类。不需要保密,把间谍释放了,。当时羊城晚报要连载,连载之前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艾滋病,所以他们送到广东省卫生厅去审查,卫生厅说这样登的话会给人造成错觉,让人家觉得中国有艾滋病了。后来中国发现了艾滋病,好几年之后,由成都晚报连载。但当时预言性已经没有了。韩素音还把她收集到的艾滋病资料都给我了。我很感谢她对中国科幻小说的支持。她当时还想写信给邓小平,请求邓副总理重视科幻小说。我现在还特别关注艾滋病。前阵子去南非,南非艾滋病非常严重。红丝带医院很多。南非对攻克艾滋病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们发明了一种疫苗。所以我一直关注这个。前一个月吧。他们有报道,效果怎么样,还不好说。南非是艾滋病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曼德拉的长子都是患艾滋病去世的。曼德拉从总统位置上退下来之后,他说自己就关注一件事情,就是防治艾滋病。南非发展到了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几了。

李英: 刚才提到您作品的预见性,很多东西当时看来特别超前,后来屡屡被现实所证实。您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

叶永烈: 其实预见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比如21岁为什么会写小灵通漫游未来。其实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当时写过科学珍闻三百条,当时还不成熟,把当年的科学技术最新成就编写了这样一本书,书后来没有出版,但是使我对当时的科学技术最新进展有了比较广泛的了解。还有就是当时在北大念书,北大图书馆书籍非常丰富,而我又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人。所以我差不多暑假将近两个月,我都是在图书馆度过,从早到晚看书。各种书都看。这样就使我对方方面面的东西有了广泛的了解。当时能写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和学校的环境也有关系,而且北大非常提倡自由发展,我虽然是理科生,但是可以到中文系听课,可以看很多中文系的书,这样就使我对文学产生了很大兴趣。我11岁就发表了诗。第一次投稿就发表了。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中学时有三个借书证,读了很多长篇小说。中学也看了很多科普著作。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也是那时候看的。当时差不多著名的都看了。大量的阅读。进北大后还保持了这个习惯,一直到今天。我们楼上是游泳池,我的游泳池里有五万册书。我每天还要躺在那里看很多东西。保持读书的习惯,不断进取,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还在关注各行业的新成就,前几天在新民晚报还发了一篇硅谷新车,就是对特斯拉的兴趣,包括对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我很关心科技最新成就。包括谷歌眼镜。限购100个。可以摄像 拍照 可以向电脑查资料 我非常有兴趣。

李英:以您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怎么才能写好科幻小说呢?

叶永烈:这个其实科幻小说作者要有科学素养,然后更重要的是,文学素养。具备这两方面,就能写好。不要求专家,专家往往写不好。应该像一个照相机的广角镜头,不要像长焦距镜头,视野会很狭窄,那是专家的事情。

李英: 您应该是看过国外的不少科幻小说,您感觉国外的哪个科幻作家对您的影响最大啊?

叶永烈:很多人都以为我受过很多国外科幻小说影响,但其实我写科幻小说的时候我根本就没看过,当时看了几篇零星的,恰恰都是现在提起来人家根本都不知道的。比如,我看的第一篇是《射击场的秘密》,是《中国青年杂志》上登的。写的是一个军事射击场,后来发现有很多照片,角度很低,后来知道是狗眼睛里被装了照相机。还有就是《空中飞人》,那个是科幻。最早第一篇是高中时候我和同桌自费订了一本杂志《知识就是力量》,这个不是我们现在的这个《知识就是力量》,而是苏联的一个刊物。里面有个《精密度的钥匙》。这些现在没什么名气。我最初就是看了这些,凡尔纳 威尔斯 阿西莫夫啊 我当时一概不懂,都是看的苏联人写的。西方科幻小说对我没有太大影响。也就零零散散看了点科幻小说,产生了一些兴趣。我写小灵通的时候就是看了这些。我当时写的时候知道自己写的是科幻,这个概念有,知道有种文类叫科幻小说。,

中国科幻的未来

李英: 我知道您把科幻小说比喻为舞会上悄然隐退的灰姑娘,您认为这个灰姑娘,还能当王妃么?

叶永烈: 应该可以。你看现在,王晋康老师,写了很多,还有刘慈欣、韩松他们都是新一代的主力军啊。我想会有更多发展。在美国,科幻小说很流行。你看他们有那么多大片。

李英: 这个中国科幻和美国科幻的差距到底在哪啊?原因何在?

叶永烈:两个,一个是国民的科学素养,一个是国家的科学水平。美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你看,加州理工学院,连研究生加起来,不过两千人,可是学校拿了42个诺贝尔奖,我们中国科学上一个诺奖都没拿到过。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还不如人家一个学校的42分之一呢。所以是存在一个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国民的科学素养,中国会流传各种奇奇怪怪的大师,各种谣言,说明科学素养还比较低下。科学发达的话,科学幻想就会发达。科学没有尽头,科幻也没有尽头。中国科幻小说还有很好的未来。我觉得不应该被玄幻小说抢了势头。我还真的对玄幻小说进行过研究,发表过一篇很长的文章,在中国读书报上。我对玄幻是谁提出的,怎么发展起来的,都进行了研究。来自黄易。我很早就注意到了他的小说。他的玄指的是玄学的玄。我们现在的玄幻小说指玄想,完全两回事。现在上网络上泛滥的那些 已经不是最初的玄幻小说的本意了。我个人认为,科幻小说应该是超过玄幻小说的发展势头才行。,像郭敬明的幻城,就是个玄幻小说,算是代表作。如果科幻小说受到重视的话,发展应该更好,因为它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更加有益。但是好多人认为玄幻的范围更广,可以随便幻想,不一定依据科学?正因为它不依据科学,所以作者低龄化,我在文章中列举过,比如在台湾,玄幻作者有的是高中生,因为它不需要科学嘛。而写科幻小说,毕竟要有一定的科学背景。

李英: 您看,科幻小说的界限也很难划分,有的是打着科幻的幌子,比如《寻秦记》,开头也是高科技手段,把男主人公一下子送回了秦统一之前的六国去了,后面就全盘都是武侠小说了。您觉得这样的算科幻小说吗?

叶永烈:这没有关系啊,打着科学的幌子也行,算是软科幻吧。我和童恩正当年还商量过,我俩怎么写科学武侠小说。我觉得这种不限制,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文学本来就是个非常自由的东西。我最反对定下边边框框,出去人家给我定个头衔:XX作家,我说作家就是作家,不要给他加上那么多东西。木匠今天做凳子,就凳子木匠,明天做柜子,就叫柜子木匠。演员今天演小丑,明天演警察,很难说的。画家今天画花卉,明天画人物,何必一定要加上限制呢,像这种行走文学,我一下子出了20本。我可以永远出下去。我觉得这也是兴趣。因为我喜欢摄影,也喜欢旅游。这个都无所谓的了。我写了很多长篇童话,还写过相声,我觉得都无所谓。对创作不要太限制,自由发展最好。我最近又发了电影剧本。六小龄童希望找我合作。

李英 :现在中国科幻发展状况您觉得怎么样,满意吗?

叶永烈:很好啊,目前来看势头不错。我很羡慕现在的这一批科幻作家,他们没有经历过我们那一段岁月,那段岁月很严酷,文革的思想枷锁还没有打破,尽管文革已经结束了。他们始终还是用老眼光看新问题。现在的这些可以无拘无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现在才是真正的春天,会出现好的作品。有人也问过我,这些年中国科幻有没有出现过大师,我说大师是什么样的呢,你看,我们进入一个书店,有一大排架子上都是国外科幻的中译本,我就认为这些是大师。如果将来走到美国书店,如果能够看到某个中国作家的书有一大排英译本,我觉得这个人就是大师。现在还没有出现大师。我在美国书店去过很多家,还没见过有这样场景,但是我相信,必定会有这么一天的。

李英: 您对中国科幻小说走出去有什么看法?

叶永烈:应该的。我当时就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写过好多中国科幻小说方面的报道。当时跟美国的交流非常频繁。比如海因莱因到上海来,就来找过我,给我讲了很多创作经验。对我启发很大。我们都希望走向世界,我的黑影也翻成英文了。我当时还主编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德文版、英文版、日文版。出了好多。当时就是为了走向世界的,当时还是很小步。包括日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会,最近武田雅哉出的《飞吧,大清帝国》,当时我还是他的导师,他当时才20多岁。小伙子一个。他评论说,中国所有的读书馆里面,论藏书,数我家最全。早期科幻我差不多都买全了。我想现在条件好了,走向世界比当年更容易了。

李英: 那您觉得中国科幻小说要是持续发展,不断繁荣的话,需要哪些因素呢?

叶永烈:我觉得社会宽松已经有了,关键是培养一批新的后起之秀。,我想会出现的,比如刘慈欣和王晋康 韩松,我觉得都是努力的人,我想会有越来越多人投入这个队伍,只要他有科学素养又有文学素养,能够把握中国特色。

李英: 什么叫中国特色?

叶永烈:邓小平能成功就是四个字,中国特色,我们科幻小说,也必须讲中国特色。有些小说如果不看是某某著,还以为是某某人译,已经完全西化了。,他的环境背景完全是西方,主人公也是外国,句子也是欧化,我不提倡这种,我觉得中国科幻应该有东方特色,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应该有中国特色在。这个中国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个就是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国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形象,我认为这样会形成中国特色科幻小说。浓厚的东方色彩,。如果都跟阿西莫夫的东西一样的话,就没有太大意思。当然有些科技和科幻的形式是通用的,但是科幻小说应该是拿出来就能看出来是中国人写的。不同于外国。文采也要好。,现在有些作家没有文采,我很佩服柯林先生,好多成语,文学底子特别高。这就是文学修养。

李英: 葛浩文认为中国的文学作品,以情节和结构见长,在人物塑造上差一点,以西方读者的口味来说,还不是很符合他们对小说的界定。比如《红楼梦》,按照西方的小说模式来说,里面有很多琐碎的东西,枝枝蔓蔓比较多。和情节主题无关的东西。

叶永烈:他是一家之言,愿意怎么说都可以。我看苏联小说《真正的人》,前头二十页就是写飞行员掉进了一个原始森林,就爬呀爬,爬了20页。对胜利的景象,鸟啊花啊,这是他的特色,每个人的审美观不一样。当然啦,我个人也认为,写好故事很重要。编好故事,尤其是开头。一开始就把读者抓住。比如我的《黑影》,开头写捕蚊子,后来发现捕的蚊子里面有一只有人血,在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蚊子为什么会有人血呢,大问号,这山上肯定躲着人,这人是谁。然后就慢慢编下去了。开头就要异峰突起。然后下文分解,故事一步步精彩下去。我一般写小说是画好框图。每个人的手法都不一样。但是故事很重要。另外人物形象也很重要。你看水浒传的成功就在于他塑造了那么多鲜明的形象,每个形象都不同。性格都不一样。这就成功了,。人物立起来了,作品就立起来了。我一直认为借助科幻小说去普及科学简直是奇谈怪论,以为真正把科学内容用1000字写个科学小品写出来可能更清楚。科幻小说就是小说,它的作用在于使青少年读者对科学产生兴趣,不一定直接传播科学。做到这点就已经很成功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产生兴趣之后,就可以自己摸索,登堂入室,登上科学的殿堂。它只是让你产生兴趣。你想从中学到多少科学知识,那是有点荒唐。我们过去认为科幻小说普及科学知识,这是一种不符合科幻小说本身规律的观点。

李英: 您对我们现在的科幻读者有什么忠告或者建议吗?

叶永烈: 我劝广大青年读者,多读一些科幻小说,玄幻小说适可而止。对于年轻人来说,科幻比玄幻的帮助更大。中国需要科幻小说,是因为它的启蒙作用,使广大青少年对科学产生兴趣。科学强,中国强。少年强,中国强。科学兴,中国兴。一旦广大青少年都对科学产生兴趣,而不是都去追逐商场如何如何,那就会对中国产生推动。我也经常看致富的那类节目,上面讲养鳄鱼的,养兔子的啊,养什么的都有,其实他们致富,也是克服了很多科学的障碍。科学本身就是双刃剑。科幻小说也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警醒。让读者能从科幻小说里头得到文学的滋养,也能得到科学的启蒙,我看这就是科幻小说的特色吧。尤其青少年喜欢幻想,也许读了科幻小说对他们成长有很大作用。尽管我不写科幻了,也不搞科普,可是习惯性地关注。我本来想写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我到硅谷去了8次,每次都住很长时间,对科技发展有了切身的感受。等我手头别的忙完了,我可能就要写。空下来我可能写新的科幻长篇,杀个回马枪。肯定不是硬科幻,肯定是软科幻。现在手头事情比较多,一部接一部。我刚刚完成了70万字的万里副委员长的传记。一空下来,我就写长篇科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