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

保健常识:冬天一碗汤,不找老药方!这5碗养生汤,解决冬

2021-08-06 07:48:01来源:

保健常识:冬天一碗汤,不找老药方!这5碗养生汤,解决冬,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汤是个既美味又营养的好东西,尤其是进入冬季后,寒气凝滞收引,不少人出现夜尿增多、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不适症状。

其实,经常煲一些养生汤喝,就能轻松缓解上述不适。

冬日喝汤功效多

1

补肺

近 80% 的秋冬常见病都与呼吸道密切相关,这时节来一碗热汤,不仅润肺补肺气,还能增强抵抗力。

2

补肾

俗话也有说“一秋肾三虚”,所以这时喝汤滋补肾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体型消瘦、体质虚弱、抵抗力不好的人群。

3

补脾

冬季容易内燥,比如唇裂、口干、皮肤瘙痒等症状,都是脾虚的表现,而一口暖乎乎的汤水,恰是对脾最好的滋养。

冬天一碗汤,不找老药方!这5碗养生汤,解决冬

小毛病喝点汤就好

1

夜尿增多——莲参鸭汤

材料:红参片10克,莲子30克,银杏60粒,红枣6枚,生姜3片,广陈皮10克,番鸭1000克。

做法:

先将番鸭洗净,斩大块,放入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

银杏去种皮及胚芽,洗净;红枣劈开,去核;广陈皮用水润软后,切丝。

将上述食材连同洗净的红参片、莲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方适宜于冬季一般人群食用。

2

心悸失眠——红参三心汤

材料:红参5克,三七片10克,灵芝15克,红枣、龙眼肉各6枚,猪心1只。

做法:

先将猪心洗干净,切厚块;红枣劈开,去核。

将猪心与红枣连同其他洗净的食材一齐置于炖盅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白酒少许、精盐适量,隔水炖1.5小时即可。

功效:宜工作、生活压力大,思虑过度,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者。

3

消化不良——柚皮瘦肉汤

材料:鲜柚子皮120克(干品30克)、鸡内金30克、山楂肉15克、鸡矢藤30克、猪瘦肉500克、红枣3枚、生姜3片。

做法:

先用微火烤鲜柚皮的外皮部约3分钟,用水清洗干净,切厚片;

猪瘦肉洗净,切大块;红枣劈开,去核。

将柚子皮、猪肉、红枣连同洗净的鸡内金、山楂肉、鸡矢藤、生姜片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升、白酒少许,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一个半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适宜饮食多甘肥厚腻、血脂高者。

冬天一碗汤,不找老药方!这5碗养生汤,解决冬

4

皮肤干燥——玫瑰川贝雪耳羹

材料:玫瑰花6克,川贝母5克,雪梨2只,银耳50克,冰糖100克。

做法:取玫瑰花洗净,川贝母用醋浸、捣碎,雪梨切片,银耳泡软、去掉硬根。将上述食材置于砂锅内,加水适量,煮半小时,即可。

功效:一般人皆可用,尤适宜女性经前使用。

5

手脚冰凉——黄芪羊肉汤

材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黄芪15克,红枣15克,食盐、葱花、花椒、八角少许

做法:干姜、黄芪、红枣洗净,羊肉切块,与花椒、八角一起放入锅中炖煮。开锅后调入盐、葱花,小火炖至羊肉微烂即可。

功效:适合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的人食用。

注意:羊肉属于发物,吃多易上火,患有水肿、疟疾、感冒发烧、牙痛等内热型疾病或内热体质的人不宜食用。

自由搭配更美味

1

银耳汤

搭配:红枣、枸杞。

功效:补气养血、保护视力

2

胡萝卜汤

搭配:玉米、番茄、红枣。

功效:预防感冒、促进钙吸收

3

菌菇汤

搭配:蔬菜、鸡蛋。

功效:养发润肤、保护牙齿

冬天一碗汤,不找老药方!这5碗养生汤,解决冬

4

山药汤

搭配:莲藕、排骨、乌鸡。

功效:预防冬季腹泻、预防动脉硬化

5

丝瓜汤

搭配:鸡蛋、番茄。

功效:大脑保健、调理月经

6

海带汤

搭配:排骨、冬瓜。

功效:防秋后缺碘、清肠通便

6

冬瓜汤

搭配:虾仁、虾米、排骨。

功效:助肾排泄、“三高”人群的良友

冬天一碗汤,不找老药方!这5碗养生汤,解决冬

7

豆苗汤

搭配:豆腐、皮蛋、瘦肉。

功效:防口苦口臭、滋润皮肤

8

南瓜汤

搭配:蔬菜、排骨、牛奶。

功效:健脾和胃、补血养颜

9

莲子汤

搭配:百合、银耳、桃胶。

功效:润肺止咳、保护心脏

冬天一碗汤,不找老药方!这5碗养生汤,解决冬

煲汤时间别太长

随着煲汤时间的延长,汤中的嘌呤和饱和脂肪酸会大幅增加,它们就是痛风的元凶:

老火肉汤中的嘌呤超过了150mg/100g,属于高嘌呤食物,是痛风发作期绝对禁止的食物。

另外,带皮的肉汤在熬制过程中,随着时间慢慢析出的还有动物脂质,包括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等,它们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胆道疾病、肥胖的风险。

因此,汤熟即可,不必追求久炖。

来源:养身之道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