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 >

安全知识:食物的五味和健康的关系

2021-08-10 07:47:43来源:

安全知识:食物的五味和健康的关系,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九十六。(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馳,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原文是:“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这段话很长,它叙述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和内容就是五味与五脏之间的对应关系。五味要是合适,是养五脏,五味要是过的话,是伤五脏。我们先看看对应关系。

第一是味过于酸,酸是对应的肝。苦对应的是心,咸对应的是肾。甘就是甜的意思,甘对应的是脾。辛就是辛辣的辛,走窜的意思,辛味对应的是肺。五味入五脏,各归所喜,就会产生养的功效。比如说酸入肝,酸就养肝,苦入心,苦就养心,甘入脾,甘就养脾,辛入肺,辛就养肺,咸入肾,咸就养肾。五味要是合适的话就养五脏。酸养肝,到了春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的吃一些酸的食物,对肝脏有好处。(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苦养心,苦养心什么表现呢?适当的苦味对清心火、养心很有帮助。像我们到了夏天适当喝一点绿茶,不要喝太多,每天喝上一杯绿茶,茶品到后来,味苦,入心,可以清心火,可以帮助我们养心,这是适当喝。若是你一天喝七八杯茶,每杯茶味道都特别的苦,比如说那种绿茶,味道非常的苦,非常硬,这种气特别重的饮品,苦味喝多了之后,你会感觉有点心虚气短,这就是伤心。所以任何味道都要合适。

甘入脾,甘甜的味道养脾胃。所以,我们吃的主食,比如说北方吃小麦、南方吃大米,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里面记载,这些食品从中医的眼光看来,都是味甘性平,它就能当做主食。五味当中是甘的,性都是偏平的,这种就可以养脾胃,补脾气。所以,像党参、黄芪、甘草这样的补脾胃的药,都是甘味。甘味补脾胃、补脾气。

辛入肺,辛是什么味道?很多人不明白,辛就是一种走窜的味道,有点类似辣,但是,这种辣又不是那种非常热的辣,这种辛味是窜的意思,辛香走窜的那种辛。(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辛味入肺,为什么辛味入肺呢?因为肺主皮毛,疏布气血,辛味正好跟肺气相合,吃辛味的这种食物容易让肺气疏布,对应肺的功能,所以它能补肺气。所以我们吃微辣的食物会有浑身的毛孔出微微的汗,这样就养肺气。假如说皮毛开合太大,汗出太多,则伤肺气。

咸入肾,微微的咸味补肾气。这些咸味的食物、咸味的药物,像玄参、山萸肉。还有其他一些食物和药物,它都是入肾经的。我们熟知的古代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方法,是用淡盐水送服。为什么用淡盐水呢?就是因为淡盐水走肾经,六味地黄丸恰恰是补肾的,所以要用淡盐水送服。

五味入五脏,久而久之,就会补五脏之气。人的气一增了之后,五脏的气平衡了,增加了,人的寿命就会延长,身体就健康。 这段经文一开始讲的一个原则,叫做“阴之所生,本在五味。”就是阴精的产生是来源于饮食五味的。还有一个是阳气,阳气在这一篇章里边没有详细说,阳气来自于哪里呢?阳气其实是来源于呼吸。阴精来源于五味。(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我们的鼻子和嘴中间有一个穴位,叫“人中穴”,人中穴上面就是鼻子,鼻子主要是吸纳天之气,这是古人的认识。人中下面是嘴,最主要喝水、吃食物。这两种东西都来源于地。所以,口是吸收天地之阴精,鼻子是吸收天地之阳气,它俩是有分工的。所以,一个天一个地,中间是人,鼻子是天,嘴是地,中间是人,这地方正好在中间叫“人中”。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古人对于人类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的分工。以后要是有机会再跟大家讲这段讲气是怎么吸收的,这里边非常微妙。通过特殊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呼吸变得深长,然后慢慢的进入“息”的状态,这样就能接近返先天。我们看婴儿的呼吸,尤其在睡眠的时候,呼吸着突然有一下他停住了,那就是息的状态。人要是想要身体健康,得保持住这种“息”的状态,这样一下就能返先天,就能接受先天的这种气,对身体非常有好处。我们再回来说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九十六。(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