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容养生 >

健康宣传: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

2022-02-16 11:45:04来源:

健康宣传: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作为一名医生,患者经常会问我,这个药好吗?这个药贵吗?这个药有什么效果?这个药有副作用吗?

所以,今天我就来罗列一下,那些年,糖友们对于降糖药的疑问有哪些?

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问题一:医生,我不差钱,请你告诉我哪种降糖药最好?是不是贵的最好,那麻烦给我开最贵的!

老话常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但是,不能用在咱们选药上。选择药物时,医生除了要对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外,还要结合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疾病的病史等因素综合思考,不能简单地依照价格上来选择。

否则,不仅血糖控制的不理想,还有可能损害身体的其他器官。所以,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糖药物。相信医生的判断!

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问题二:医生,我吃的是达美康,但我感觉效果不好,我看报纸有人吃消渴丸,那你能不能给我再开点消渴丸?

达美康是磺脲类降糖药,消渴丸是中药制药,但是也含有西药成分,每粒消渴丸含有0.25mg的优降糖,优降糖也是磺脲类药物,两种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不但不能增加疗效,反而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

通常需要吃到两种及以上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医生给配的药都是不同类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样才能增加降糖效果。

所以,千万记得同类药物不要合用,当你不能判断是否为同类药物时,要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所有的用药都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实行,不要自己给自己看病,以免误了大事。

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问题三:我现在吃的是拜唐苹,没有效果么,我能不能换一种药?

很多患者刚吃了几天药,感觉血糖没有降到理想范围,就开始怀疑药物是不是没有用。通常情况下,药物将药效充分发挥出来需要达到有效剂量和一定时间的积累,像罗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要连续服用一个月以上才能够发挥其最佳降糖效果。有很多糖友不了解这一点,降糖心切,服药几天不见效就要换药,这是不对的。

控糖效果不佳,首先应当根据血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血糖仍然控制得不好,再考虑是否换成其他药物或联合应用其他降糖药。还是那句话,用药的事情交给医生,相信医生。

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问题四:医生,我最近血糖特别好,精神也好,我是不是能停药了?

很多糖友一看见自己血糖控制好了,就开始打减药的主意了,很多糖友会凭自我感觉来判断是否应该用药,身体感觉好了,就停药;感觉不舒服了,就继续吃。这是不对的。

首先,自我感觉不准确,不足以反映真实血糖水平;其次,用药断断续续,不但不利于控制血糖,还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对糖友的健康不利。

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问题五:医生,我最近血糖不好,我加点药行吗?

和问题四不同,这种情况下,不要减药了,开始想着加药了。其实自行增大用药剂量或多药联合,这样会导致血糖降得太快,容易出现低血糖,甚至低血糖昏迷的情况,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用药量过大还会增加药物副作用。调整用药剂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问题六:医生,我听说二甲双胍这个药不错,你给我开点呗。

药物不是美食,不能看别人吃着好我也吃,每个糖友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包括病程、年龄、有无其他疾病等等,因此,不能跟风用药,医生给你开的药是根据你的情况综合判断作出的决定。真正的“好药”、“有用的药”是指适合自己的药,别人服用效果较好的药不一定适合你。

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问题七:医生,我们小区有人打胰岛素打到眼睛瞎,你不要给我开胰岛素!

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胰岛素不会引起失明,可能是你听说的这位糖友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眼部的视网膜病变逐渐严重,最后失明了。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究其原因是高血糖导致的,而非胰岛素!恰恰相反,通过胰岛素治疗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从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包括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反而可以减少失明的发生。

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问题八:医生,你不要给我打胰岛素,打了胰岛素,我自身的胰岛功能会萎缩。

胰岛功能的“萎缩”或者衰退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与注射胰岛素无关。实际上,不管你是否注射胰岛素,人体都会不停的分泌胰岛素。随着病程延长,糖友的胰岛功能会逐渐衰退,口服降糖药效果也会大不如前,这时,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稳定。

不仅如此,有些处于疾病早期的糖友,由于加入了外源性胰岛素降低了血糖,可以适当减轻β细胞的分泌负担,反而会使胰岛功能有所恢复。

那些关于降糖药的疑问,答案都在这里

以上问题,都是糖友日常生活常提的。希望大家都能避开这些误区,科学、安全、有效地控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