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

健康知识:中医的脏腑学说

2021-07-06 11:48:59来源:

健康知识:中医的脏腑学说,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中医的脏腑学说

中医的脏腑学说

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上次讲的“气血津液”学说在解释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比阴阳五行学说要具体得多,但仅仅以气血津液学说分析复杂的机体情况还远远不够。

比如,出现胸闷、嗳气、脘胀、两胁胀痛、腹胀、大便不畅等症状时,可以判断为气的病,即气郁(气行不畅)。

这时你也许会说,吃点萝卜,通通气就可以了,但有时却达不到目的,甚至越吃症状越重。

因为引起气郁的原因很多,气郁的部位不同,治疗也有很大差别。

所以中医学中还有另一种理论来解释人体各种复杂的机能活动,这就是“脏腑学说”。

脏腑,指的是人体胸腔和腹腔中的内脏。大家知道,内脏包括心、肺、胃、肝、脾、胰、胆、肾、大肠、小肠、膀胱等,人体的呼吸、血液循环、消化吸收、生殖等这些最重要的机能都是由内脏来完成的。

内脏好比一部机器的核心部件,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最重要部分。由于近现代人观念的改变,技术的进步,现代人对自身内脏的形态结构已了如指掌,西医学有专门的解剖学来研究这些问题。

西医学在研究人体内脏时,首先要详细搞清其形态结构,如对心脏要从外形与联接,心的内腔、通路、瓣膜,心壁结构等方方面面进行描述,仅心脏的肌肉、血管、神经等名称就不下几十种,十分精细。

但中医学却不是这样,对内脏实体结构的研究并不精细,描述也很简单。

例如:

心脏:“心象尖圆,形如莲花,位于胸中。”

中医的脏腑学说

肾脏:“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齐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等。

中医的脏腑学说

所以说中医没有西医学概念中的解剖学。

看到这儿,大家要开始质疑了:有2000多年历史的医学,怎么就不深入探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呢?仅靠这样粗浅的解剖知识,又怎么来研究疾病呢?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解剖人体是受到许多限制的,既使到了清代,要想清楚地了解人体自身也是件很难的事,况且研究的技术手段、水平也有限。

但古人非常聪明,另辟溪径,他们认为内脏的功能活动都会反映于外,通过“察外”就可以“知内”。

所以,古人充分利用人的感官,收集被观察对象外在的各种信息,发明了独特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用此四诊方法收集“外象”时的精细度是其他医学所难以比拟的。

如对发热病人,一定要问恶不恶寒、有汗无汗、口干与否;望舌时不但要看舌的大小、老嫩、颜色,还要观察苔色、苔质、苔的厚薄等;对脉搏的观察更是细上加细,历朝历代有许多专书进行描述。

由于此“细”,补尝了彼“粗”,殊途同归,对内脏生理病理状况的了解和把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是“活”的内脏。

所以,中医对内脏器官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同于西医。

这种研究方法决定了中医学有关内脏器官的理论具有偏重功能而略于形态的特点。

所以,中医脏腑学说,古时称之为“藏象”,其中“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主要指这些内脏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的主要内容就是告诉我们:内脏功能正常时是什么样的“外象”,异常时是什么样的表现;反过来,当出现什么征象时就可以判断内脏的功能状态。

古人在研究脏器结构与功能后认为:内脏总体上有两大类。

一类是藏精气的实质性脏器

即心、肝、脾、肺、肾之“五脏”。

其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所谓满,指充满,没有空隙之义。

心、肝、脾、肺、肾五脏中始终充满着气血精微物质,正常情况下不应外泻,故称“藏而不泻”;而且这些精微物质应是弥散分布的,不能聚集成有形的实体(可以理解为各种肿块),否则就是病态,故称“满而不能实”。

另一类是盛纳或传输处理饮食物的空腔状脏器

即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之“六腑”。

其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胃、胆、大肠、小肠、膀胱等多为空腔脏器,其中的内容物多为有形的实体,且必须不断排空,才能不断接受新的物质。

如:饮食入胃,原本呈空虚状态的胃中有了饮食物质,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若上下充满,不能排空,“藏而不泄”,就是病态,如暴饮暴食引起的胃扩张、食积、积粪等,故称“实而不能满”。

脏实而腑空的形态特点,脏静而腑动的功能特点,决定了“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的脏腑阴阳属性。

除以上两类外,还有一些重要而又非常特殊的内脏器官组织,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其中几个,如“胆、女子胞”等即有“脏”的特点,又有“腑”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内脏器官,所以另有一个专门名称“奇恒之腑”。

讲到这儿,细心的人也许已经发现,六腑中有胆,奇恒之腑中也有胆,可见胆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腑。

另外,以上脏腑中没有提到“胰”,却多了“三焦”,这是中西医学对人体内脏观点的区别之一。

虽然中西两种医学中绝大部分内脏名称相同,但实际所指有很大差别,如中医对“脾”形态、功能的描述,与西医概念的“脾”并不等同。

所以,大家在学习中医脏腑学说时,不能生搬硬套现代医学中同名脏器的概念。否则,对号入座就不能理解中医了。

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古人认为在五脏六腑中藏精气的五脏是至关重要的,是脏腑理论中的核心(从其所在部位都有肋骨保护这一点上,也可看出造物主的特别“关照”与神巧)。

因此,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五液、五志等统一到五脏之下的一个整体系统。

其中脏为里为阴,腑为表为阳,一藏一泻,一静一动,一阴一阳,相互协调,成为整体阴阳协调的基础和具体方面。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可以将复杂的人体各部位和功能联系到一起来认识,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观,也是“察外”可以“知内”的一个理论依据,是中医整体观的又一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