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 >

健康宣传:古人讲“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该怎么诠

2021-09-28 17:45:08来源:

健康宣传:古人讲“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该怎么诠,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古代汉语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不论何时挖掘都能发现珍奇异宝。从甲骨文出现一直到汉字形成,这个过程整整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当文字出现之后历史开始被记录,很多意境、含义丰富的语句,也开始出现在各种经史子集中。

无论俗语还是诗文歌赋,其实都是古人智慧结晶。虽然俗语听起来粗俗浅显,但是也蕴含了很多人生道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俗语是老百姓的特色文化。而诗文歌赋这是为人独有的文化精髓,雅俗之间尽显中华文化魅力。

古人讲“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该怎么诠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 是一句看起来晦涩难懂的俗语。但如果大家能够深入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对日常与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指导意义。简而言之就是做人,一定要保持精气神,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活力。

“精足不思淫”讲述的道理

“精足不思淫”出自《黄帝内经》,大意为体内的精气和精元特别充沛,那么就不会每天都琢磨男女之事。“精”实际上指的就是“精气神”,根据古人的观点“精”,蕴藏于每个人的肾脏中。如果一个人的肾脏特别健康,那么就会体力充沛、充满活力。

古人讲“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该怎么诠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精气神特别足,那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特别有劲。当大家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时,不仅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而且还会让整个人看起来神清气爽,最重要的是不会每天都想其他的事。

如果大家将精力都放在、工作学习、运动上,那么就会将注意力从男女之事转移。如果经常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不仅会导致整个人浑浑噩噩,而且有再多的精气也会被掏空。这样不仅会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受损,甚至还会因此而耽误事业。

古人讲“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该怎么诠“气足不思食”的涵义

一、生气之后不思食

人们常说“气足不思食”,这句俗语中的“气”字,往往都会被人们理解为生气。所谓生气是人类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大家平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不仅会导致自己身体健康受到危害,甚至还会因为生气而胃口不好。

相信所有人都有过生气的经历,人一旦生气之后就会胸闷气短,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腹部胀痛。在这种前提下怎么可能有心思吃饭呢?尤其是在生气的时候进食,不仅会导致胃部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诱发其他疾病出现。

古人讲“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该怎么诠

当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气” 还代表着人体的精气神。如果从道家修行角度去分析,可以发现在修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而且还会让身体抵抗力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进行“辟谷”修行之时,很多人甚至可以做到一周不吃饭。

二、“辟谷”之气不思食

“辟谷”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养生理念,很多人通过夜以继日的修炼,逐渐脱离了对食物的依赖或渴望。当修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气足不思食”的现象。而“辟谷”修行中所提到的“气”,就与大家所熟知的生气没有任何关系。

古人讲“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该怎么诠

这里所说的“气”是指身体运行的动力,是一种可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此时的“气”已经变成固摄精血的因素,因此人们在“辟谷”的时候,因为“气足”而不思食。这种不思食并不是不想吃,而是通过修炼之后根本不用吃。

当然,这种“气足不思食” 有一定时限,同时也与个人的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奉劝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人群,应该尽量远离“辟谷”这种修行方式。毕竟此类修行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而且“辟谷”之气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出现。

古人讲“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该怎么诠

三、武术气功之“气”

从古至今,武术都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一种群体性运动。而且在很多武侠影视剧中,很多绝世高手在闭关修炼的时候,最短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修为比较高的武林大侠,甚至可以连续几年不出关,他们所修练的“气”指的是气功。

在闭关的时候他们从来不吃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神奇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体内的真气在运行,因为它可以促使内循环,从而起到保护各种器官的作用。这其实就是“气足不思食”的最高境界,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传说而已。

古人讲“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该怎么诠结 语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后面其实还有一句“神足不思眠”。实际上如果从根源上去分析,这三句俗语都表达的意思,即使都是应该保持身体的精气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并且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