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容养生 >

保健常识:“李云龙”灭日军观摩团,2名日军装死,目击全

2021-07-22 17:50:13来源:

保健常识:“李云龙”灭日军观摩团,2名日军装死,目击全,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关注养生,健康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应该鼓励大家的这种养生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享福寿幸福的生活。


熟悉《亮剑》的朋友都知道,李云龙最早领导新1团,后来成为了独立团团长,并打了一系列硬仗。事实上,不仅李云龙有原型人物,独立团也是有原型的。这个团也曾用过“新1团”这个响当当的番号。
1938年,成立于隆尧县的冀南抗日游击队与附近几个县的游击队合并,成为八路军东进纵队第1团。该团后来整编为386旅新1团。后来经过几次整编,到百团大战时,新1团改名为16团。

“李云龙”灭日军观摩团,2名日军装死,目击全


【《亮剑》中独立团的雪耻之战——关家垴战斗,16团当时就在现场,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冈崎大队(剧中叫山崎大队)400人】
1943年,已经成为386旅第二任旅长的王近山,奉命率领16团奔赴延安。走到洪桐县韩略村时,被告知将有日军经过,王近山决定打一场伏击。所以,这场载入我军战史的伏击战,发生得挺偶然。
当时,日军由冈村宁次亲自指挥,调集十几万兵力对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大扫荡”。冈村宁次向日本国内大本营报告:将在黄河沿岸把该地八路军彻底消灭。态度十分狂妄。
这一报告,引起了日本陆军参谋总部的重视,于是命令各部队抽调中层军官观摩这次历史性的“胜利”。这批日本军官组成了“战地观摩团”,前往战场一线观战,沿途各日军据点均提前接到通报,要求做好保卫和接待工作。
1943年10月23日,王近山带领的16团行至韩略村附近隐蔽宿营。当天晚些时候,洪洞县武委会主任孙明烈、韩略村村长王命秀从日军据点得到消息:明天要有大队日本人经过,去打中国兵。

“李云龙”灭日军观摩团,2名日军装死,目击全


这个消息传递给了王近山,王旅长以为这支日军是来打自己的,于是准备先发制人,来一个伏击。当地游击队从23日下午就开始侦察地形、打探日军大部队活动情况。
不查不知道,一查有惊喜!原来,韩略村西的那条山沟,每天都有日本车队经过,车上装的都是从根据地打劫来的物资。押车的人并不多,每次只有几十个人而已。无论是那支将进攻自己的日本军队,还是每天运送物资的日本车队,这场伏击都值得一打。
10月24日拂晓,16团按照计划进入到伏击阵地,等着日本人送上门来。上午9点,日军十几辆汽车从韩略村西的山沟经过,两边都是几丈高的土崖,16团就埋伏在土崖上面。

“李云龙”灭日军观摩团,2名日军装死,目击全


只听得公路东段四连阵地上一声枪响——这是开始战斗的信号,200多米的伏击地段上,机关枪子弹像瓢泼大雨一样浇向了车上的敌人,手榴弹密集地在车队中爆炸,整个山沟霎时间被硝烟和尘土所笼罩。
六连首先炸瘫了车队中的倒数第2辆,一下子把敌人的退路堵死。看到后退无望,前面的车想一脚油门,直接冲出伏击圈,但被前面四连和九连的阻击阵地封锁。许多鬼子还来不及跳下车,就被打死打伤。
与《亮剑》中的情形一样,手榴弹投出后,八路军马上吹响了冲锋号,与日寇贴身肉搏。到处都是“冲啊!”“杀啊!”的怒吼声。日本军官由于没有长枪,只能使用手枪或随身佩戴的武士刀战斗。

“李云龙”灭日军观摩团,2名日军装死,目击全


“战地观摩团”车队的前方,还有30多个在前边开路的日本兵。他们在回去反扑的途中,都被九连阵地扔出的手榴弹炸死。战斗至最后,10多名残余的鬼子将几个高级指挥官围在中间,企图顽抗待援。
16团的五连发起最后冲击,连指导员郑光南用集束手榴弹,将这10多名日寇一次性报销。遗憾的是,郑指导员也壮烈牺牲。
经过3个多小时的战斗,120多个敌人全部被击毙,13辆汽车全部被击毁,缴获重机枪1挺、掷弾筒3具、步枪80多支和一地物资。后查明,这伙“战地观摩团”中有10多名少佐级、8名大佐级和1名少将旅团长。

“李云龙”灭日军观摩团,2名日军装死,目击全


有人质疑这次战斗的战果,因为他们认为数量如此庞大的军官团,怎么可能没有足备的守卫呢?其实这也很好解释。
首先,车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随行士兵。只不过在突然的伏击下,多数人没来得及下车就被打死了。其次,冈村宁次向上级夸下了海口,说太岳军区的八路军快被“扫荡”干净了,如果配置太多警卫,不等于打自己脸嘛!最后,别说是日本人,就是王近山也没想到会有这一仗,如果双方到达韩略村的时间能差出3天以上,大家根本就见不到面,这次伏击完全是阴差阳错中的神来之笔。
《亮剑》中没有写到的是,王近山的部队撤走不到一个钟头,日本人的飞机就来了。由于没看见八路军,飞机朝邻村胡乱扔了几颗炸弹就飞走了。紧跟着,从洪洞、曲亭、临汾据点赶来的日本军队也到了。
其实被击毙的日本兵中还有两人幸存。战斗爆发后,这两个人躲到路边的一个土窑里,我军战士打不着他们,最后两人凭借装死的本事蒙混过关,目击了整场战斗。这也是日军后来对这战场伏击战的记述较为翔实的原因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