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长三角融合 从“+”到“×”加速

2020-08-24 12:19:26来源:国际金融报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支持政策频出,经济活力不断提升。当然,经济一体化仅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一部分,过去一年多来,医疗、交通、教育、旅游、税收等各类资源要素在区域内有序流动,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效应实现从“+”到“×”的跨越。

1 异地求医、养老更方便

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事业作为政府的公共服务重要组织之一,在跨区域城市群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数据显示,目前,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已覆盖长三角全部41个地级市,覆盖5600余家医疗机构;截至今年5月底,长三角异地门诊累计结算114.7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7亿元,长三角地区异地住院累计结算60.4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51.4亿元。

王文切实享受到了长三角医保“一卡通”带来的便利。“我在参保地苏州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登记手续后,终于可以直接在上海刷医保卡就医了。以前每次都需要自己垫付,然后拿着一堆发票回去苏州报销,现在真是方便多了。”王文说。

“长三角门诊和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不仅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积极促进意义,对全国其他地区也有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应当优先推进的事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王向楠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异地就医不方便一直制约着异地养老的发展,随着这一瓶颈逐渐得到解决,加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沪苏浙皖民政部门2019年6月共同签署了推进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异地养老愈发得到长三角老人的认可。

不过,尽管长三角已经实现医保互通,但由于我国医保系统长期以来存在标准不统一、数据不相认等问题,如何建立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口流出地的医保基金将面临流出,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沟通的工作量将大为增加。同时,核心地区的三甲医院或面临外地患者大量涌入等问题。如何协调本地和异地就医业务,提高就医地机构的管理能力,值得关注。”对此,王向楠建议,医保部门应加强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服务和监管平台建设,医保部门内部或财政部门对人口流出地区的医保基金给予补助;其次,改善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数据沟通的信息系统;最后,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以减轻核心地区医院的接诊压力。

2 长三角“上轨道”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自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如火如荼。

被誉为“华东第二通道”的商合杭高铁于6月28日全线通车、连接上海嘉定区和江苏太仓市的城北路打通、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通……今年以来,多个长三角交通项目取得较大进展。

“交通一体化不仅为长三角经济发展装上强劲‘引擎’,极大缩短了经济要素流动的时间,提高了经济和科技协同发展的效率,加强了长三角抱团发展和抵御风险的整体能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温建宁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随着长三角互通互联项目的全力推进,长三角“同城效应”愈加凸显。“推行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抓手。构筑便利的交通网络,将各地紧密联系起来,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使长三角实现名副其实的‘无缝链接’。这不仅将为物流创造了一小时畅达的交通圈,更将为人才流动创造一小时都市化的通勤圈。”温建宁表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长三角一体化,最容易最应该先做好的事情就是交通一体化。”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教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在石建勋看来,未来还可从五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

首先,进一步加快建设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第二,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的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第三,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率先实现交通出行“同城待遇”;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化智能交通系统。

“第五,要加快构建一体化协同体制机制。”石建勋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构建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等关键问题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跨部门查验互认、资源共享等重大政策。

3 构筑产学研“朋友圈”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精尖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教育。作为全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在推进教育一体化,构筑产学研“朋友圈”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教育一体化可以促进长三角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升长三角教育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而为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一体化提供基础性支撑,有助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江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田贤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教育领域的一体化不断加速,成果颇丰。

2019年5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2019年12月,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签署《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近期工作要点(2019-2020年)》;今年8月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这是全国首个跨区域的职教一体化方案。

长三角的教育一体化不仅局限于“象牙塔”,更注重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在长三角呈井喷式发展,打通了从“科研”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通道,也为高精尖人才聚集、实现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型研发机构是国家与长三角地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激活校内科研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志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高校可以考虑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行业企业尤其是校友企业、校友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发挥高校和校友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和溢出效应,加快构建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等环节的全过程“产学研用”创新生态体系,促进长三角地区形成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高端高智”产业结构。

尽管取得了诸多进展,但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也面临一些瓶颈。

“目前,长三角区域之间的发展还不平衡,教育需求与供给存在巨大差异。三省一市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区域间的碎片化治理,也导致了一系列制度性壁垒。同时,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还缺乏教育专项经费的支持。”对此,田贤鹏建议,“首先,应统筹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基于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规划机制和体系,提高政策供给的精细化程度,分层分类推进。其次,设立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专项发展基金。第三,借助人工智能、云服务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的大数据集成共享平台建设。第四,破除制度性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共建。”

4 吃喝玩乐带动“内循环”

“一键畅游”长三角,近年来,长三角在文旅领域的合作愈发紧密。

2019年9月,为促进长三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推出了“长三角PASS”旅游年卡。截至2019年底,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南京、嘉兴城市相继加入“长三角PASS”共建城市。

今年8月6日,由长三角三省一市文旅部门共同主办的“畅游长三角·美好新感受”主题游活动启动,相关部门联合策划设计了60条长三角“高铁+”旅游产品线路、6条长三角“高铁+”跨省主题游线路以及长三角“高铁+”自由行专列行动计划,为跨省团队游开放后,往来日益紧密的长三角居民游客送上“60+6+1”大礼包。

“长三角城市群属于发达的城市经济区域,区域内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文旅消费能力强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长三角文旅一体化的升级,对于提振文旅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内循环’,具有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跨区文旅合作通过整合各地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以合作促供应、以多点效应替代单点效应,进而实现品牌共铸、资源共享和联动发展,达到‘1+1>;2’的效果。”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跨区文旅合作有助于强化旅游业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能进一步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并直接带动餐饮、酒店、娱乐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不过,付一夫也指出,文旅一体化是一个跨区域、系统性的大工程,仅靠一方推动是不够的,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共同推进,并真正形成长期合作机制,才能保证长三角地区文旅一体化向着纵深发展。

在胡小武看来,长三角文旅一体化未来可从四方面发力。

“首先,继续开发一系列联通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专项线路,鼓励游客打破省、市界限,在长三角整个区域内流动,形成从郊区游扩展到邻市游,再扩展到跨省游的层级模式。”胡小武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其次,鼓励游客进行乡村游。在长三角区域,乡村的民宿游是比较有特色,供给量、需求量都比较大的产品。同时,乡村地区人口聚集度没有城市高,防疫条件较好,值得重点推进。可给予民宿专项激励性措施,并将相关线路具体化。”

胡小武进一步表示,第三,应强化内部对接协同,城市之间开展一对一的旅游互惠项目,增强微观循环的活力。

此外,可推动建设长三角区域内旅游“一卡通”“一票通”等优惠便民体系。

5 税收便利化释放经济活力

近一年多以来,长三角一体化有序推进,为三省一市税务部门营造规范有序、公平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实现税收管理的共建共治创造了条件。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为区域内纳税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便利。

“以前要提交好几张报表,‘五税合一’后,在一张报表上填写申报一次就可以了,非常方便。”上海环钻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方女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方女士提到的“五税合一”,是国家税务总局今年8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中给出的一项政策红利。《通知》推出提升税收大数据服务能力,推动长三角区域税收数据共享共用、“五税合一”综合申报等10项税收征管服务措施。此举丰富了长三角地区税收征管一体化和办税便利化改革内容,形成了“16+10”税收支持体系。

“10项措施中的‘五税合一’综合申报、推进纳税申报预填服务等都属于简化征管流程、降低纳税人遵从成本的举措,有助于推进长三角税收一体化进程。”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税专家葛玉御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8月19日,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三地税务部门公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一批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清单,第一批15项涉税事项可在示范区内实现跨区通办,标志着税收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税收大数据应用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原有数据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税收数据共享共用,打造税收服务、征管和信息共同体,将对长三角区域发展带来三大利好。”葛玉御解释称,“首先,税收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通过税收大数据可以客观地观察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态势,从而相应完善政策。其次,税收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推动长三角地区企业资质信息互认,方便企业享受政策开展跨省业务。第三,利用税收大数据可以为区域企业实现产供销上下游精准对接提供支持,这一点在今年产业链、供应链受疫情冲击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葛玉御也指出,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虽然降低了遵从成本,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事项必须要到实体办税服务场所进行办理,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需进一步提升涉税事项线上办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效率。而从更高层面看,长三角税收一体化的难点在于长三角区域内不同自贸区、工业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较多,政策差异容易导致税务争议,进而可能引发不同省市税源分配的问题,目前也缺乏合理的协调机制,这是深度一体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汪蔚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税的征收包含财政的分成,是按照省市划分边界的。在市场主体和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这一边界如同栅栏,影响着要素流动。长三角一体化,要构建一个经济发展、行业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有机整体,首先需要打破的就是三省一市之间征管机制的隔离。

葛玉御认为,长三角税务一体化未来应从四方面破局。“一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提升征管服务信息化水平,让长三角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二是,进一步精简涉税事项,简化办税流程。三是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协调。四是建立健全长三角地区涉税争议协调机制。”葛玉御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