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近7成上市药企布局医疗器械:中低端狂奔、高端产品短板仍在

2020-12-12 12:20:07来源:时代财经

今年以来,布局医疗器械的上市药企比例增至近7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众成医械研究院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底,国内246家上市医药企业中,有161家医药企业有布局器械产业,占比高达65.45%。

在疫情期间,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等医疗器械相关业务。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0)》,受疫情推动,2020前三季度境内78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总营收达1511.9亿元,同比增长63.7%。

广东省治未病与新型健康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浩宇近日在2020年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医疗器械主题论坛上表示,伴随国家层面的医改、分级诊疗和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扶持等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的实施,未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进入持续增长阶段,国内器械产业投资数量和规模都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上市企业纷纷布局

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专委会研究主任许佳锐12月10日对时代财经表示,2019年将近200家上市医药企业中布局医疗器械的比例只有不到40%,今年快速增长到了65%,其中流通企业的比例更是高达超过90%。

其中,具备流通渠道优势的医药商业上市企业中96.0%布局了医疗器械相关业务。

金浩宇表示,“低值耗材技术门槛较低,今年上半年口罩、防护服等基础防疫物资的火爆吸引了一大批药企进入低值耗材领域,而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新型输注器械等高附加值器械也成为了企业瞄准的目标。”

除药企布局医疗器械行业以外,疫情期间,电子、汽车、化工、纺织服装等领域也争相跨界入局医疗器械行业。

疫情期间,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等医疗器械相关业务。

金浩宇表示,疫情期间,因口罩、防护服等1类、2类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大增,不少企业转战相关产品生产,这类技术人才的补充将有力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其中,美的、京东、阿里、比亚迪等巨头企业先后跨界进入医疗器械领域。

据金浩宇介绍,截至4月17日,比亚迪集团已经建成了300条口罩产线,比亚迪口罩日产量已达2000万只,因国内外疫情防控需要,还在以每天生产100万到200万只口罩的速度增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0)》指出,2019年全国医疗器械主营收入达到7200多亿元,同比增长12.9%。

李丹荣认为,在慢性疾病年轻化、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增强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因素驱动下,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上升,国内医疗器械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政策助推企业整合提升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增长同样离不开政策聚焦支持。

据李丹荣介绍,医疗器械产业已相继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以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等,全国各地的针对性政策和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当前,我国医疗器械处于产业变革关键期,带量采购、两票制等政策的推进,加速产业集聚发展、质量提升和研发创新。”李丹荣表示,基层医疗、分级诊疗都需要高性价比医疗器械,政策对优秀国产设备扶持力度加大,将引导国产企业逐步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让内资企业更加具有销售和渠道优势。

其中,带量采购、两票制等政策的推进正加速高值耗材产品国产替代。以冠脉支架为例,2020年10月16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最终确定,首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冠脉支架品种首年意向采购量超过107万个,占据心脏支架市场规模80%。

在李丹荣看来,微创医疗、乐普医疗等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业务多元化布局,或单一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在差异化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国产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受益。

与此同时,带量采购、两票制等医改政策推行,加剧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重组也促进了行业的整合。

据李丹荣介绍,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共发生并购交易34起,总交易金额达到63.54亿元。重点领域大多集中在体外诊断、诊断类医疗设备和心血管耗材。

其中,2019年6月,蓝帆医疗出资1.02亿元收购同心医疗10.16%的股权,借此涉足心衰疾病治疗器械领域。

乐普医疗副总经理林仪表示,随着近几年来企业间的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的兼并、联合、重组的速度加快,或者被大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规模小、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从而行业集中度得到提高。

医疗器械产业尚存多个短板

不过,技术水平欠佳、制造水平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再上一个台阶的痛点。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更直观地揭示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当前尚存的短板。

李丹荣表示,尽管我国口罩、防护服等应急防护用品具有较大的产能保障,但战略储备明显不足。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病患的诊断救治也暴露出我国医疗机构缺少部分高端医疗设备,尤其是影像设备和重症监护设备。

当前,我国高端制造装备和产品质量检测仪器主要依赖进口,缺乏在先进医疗器械市场的话语权。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全年医疗器械进口额221.65亿美元,同比增长8.89%,且以高端产品为主。

在高端医疗设备方面,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均被国外企业垄断。以体外人工心肺机(ECMO)为例,目前美敦力、迈柯唯和理诺珐三家国际企业主导全球市场。3M旗下公司Membrana则垄断了体外人工心肺机核心部件。中国体外人工心肺机相关企业仅有5家,且集中于生产耗材包中的辅助耗材和配套检测仪器。

除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外,李丹荣表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存在生产企业和器械园区分布不均衡、产业链不完整、基层医疗资源紧缺和智慧医疗服务落后等问题。

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体系。以GE医疗为例,其正在展开服务设备自检,并采用统一核查标准并公开结果。此外,GE还有一套APM-IB设备异常智能维护方案,具有智能化的监护功能,并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智能诊断设备问题,精准安排工程师和配件。

不过,李丹荣认为,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的影响力将全面升级,高端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的国产替代和产业化将成为发展重点。凭借核心技术与先进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大型跨国公司和掌握一定核心技术的国内大型企业,未来将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主要存在的两类竞争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