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王和:我国保险业应积极探索将保险全面融入社会风险治理

2021-04-21 18:19:2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2021博鳌亚洲论坛“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仁和研究院创始人王和指出,本次论坛专门设立了“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议题,代表着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注和重视。

亚洲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因此,风险管理,特别是自然灾害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亚洲仍处于发展中阶段,经济的脆弱性较强,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需要高度关注。此外,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地区风险管理领域的合作,特别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交换、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2020年的疫情给人们最大的启示是:风险面前人人平等。因此,风险管理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任务,谁不可能“独善其身”,更需要加强合作与协同。面向未来,我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后是“利益共同体”,而“风险管理共同体”是重要基础和保证。就亚洲而言,更需要建立区域协同机制,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特别是自然灾害的管理。博鳌亚洲论坛提供了一个人们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开展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行动,如建立“亚洲巨灾保险基金”,并以此为“同舟共济”的平台,开展区域合作,加强信息共享,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水平。

面向未来,我国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理念,如何理解“高质量”,它不仅有投入产出问题,不仅有质量问题,更有“风险附加”问题,即“高质量”的发展应当科学和理性关注风险问题,是建立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否则,再大的发展也可能毁于一旦,前功尽弃,因此,风险管理,特别是巨灾风险管理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和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风险管理而言,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首次将“韧性管理”纳入风险治理体系,韧性管理的本质是摒弃的“对抗思维”,取而代之的是“相容思维”,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手段,为社会和经济提供一种自然灾害的容忍机制,即提供一种吸纳和包容能力,一种弹性和恢复力,如在疫情防控后期,我国就提出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很好地体现了韧性管理的理念。再如就城市洪水风险管理而言,海绵城市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小型蓄水设施,分布式吸收洪水,缓解总体压力。韧性管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更是一种对风险管理的理性回归,需要进一步深刻理解并具体落实。

近年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在灾害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开始解决传统的“任性管理”问题,全面导入的“韧性管理”理念,同时,不仅要发挥好制度优势,也要更好地动员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构建更加科学的自然灾害风险治理体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其中,保险,无疑是社会韧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通过保险能够制度化提供社会抗风险能力,特别是灾后恢复的财务能力,平滑巨灾可能导致的财政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波动。

就我国而言,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住房面临的自然灾害,特别巨灾风险,导致许多农民往往是“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为了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与保险业开展合作,以“普惠保险”的理念和“小额保险”的模式,推动了农房保险的普及。如,202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承保农房达到8890多万户次,为保障农民的生活,特别是防止“因灾返贫”,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

我国保险业积极探索将保险全面融入社会风险治理,同时,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了“保险+”模式,即“保险+科技+风险管理”模式,不仅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还以“减量管理”理念,降低和减少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损失,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成为政府社会风险管理,也包括应急管理的得力助手。

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的基础是信息不对称,科技,特别是互联网和大数据为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因此,科技重构风险管理是一种必然,并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创新创业机会,需要高度关注。例如,就地震预报而言,利用互联网技术,就能够通过“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原理,争取“黄金时间”,及时预警和撤离。同时,作为风险管理的经济制度安排,保险在推动风险管理科技发展过程中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即扮演支付方的角色,成为风险管理科技创新的支持者和“买单人”,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并发挥保险的独特作用,使其成为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近年来,我国在灾害治理过程中,通过“保险+”模式,全面以引入科技手段,探索防灾减灾工作,如宁波市开展了“城镇居民住房综合保险”,不仅为居民提供家庭财产因灾损失保障,还研发上线了住房安全监测系统,利用感测和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实时监控,实时报警,及时撤离的应急管理和处置技术平台,成为了政府部门的得力助手。

(作者:李致鸿 编辑:李伊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